6月22日,尹武平將軍文學作品分享會在西安交通大學成功舉辦,來自西安交通大學高培班的5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學員共同參加學習,并進行了分享交流。
賡續(xù)文化基因,厚植文化自信
“你們可能非常關(guān)心我的職業(yè)生涯,但我偏偏不樂意和你們講這些”。尹武平是由戰(zhàn)士,班長,排長,連長,營長,團長,特種大隊長,副師長,師長,省軍區(qū)參謀長,副司令員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共和國將軍。但說他是一位將軍,又不盡然,現(xiàn)在的他,已經(jīng)解甲多年,并將精力轉(zhuǎn)向了另一戰(zhàn)場—民族文學創(chuàng)作。一開講,尹將軍便向?qū)W員們做了申明:他現(xiàn)在是一個作家,希望通過更多有筋骨、有道德、有溫度的文學作品傳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提升民族文化自信。想要了解作品,那就少不了閱讀。
閱讀豐富人生,堅韌激人奮進
閱讀無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,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養(yǎng)成了閱讀的好習慣。在分享會上,尹將軍表示,書籍和閱讀可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,閱讀不僅僅是一種行為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,有意義的人生離不開良好的閱讀習慣。他指出,在遭受挫折和磨難的時候,正是這來之不易的閱讀力量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動力,同時也為自己的成長道路增添了活力。
艱難方顯勇毅,磨礪始得玉石成
談到人生經(jīng)歷時,尹武平將軍站在文學的角度上,將一些經(jīng)歷揉碎,發(fā)掘其中的閃光點,并向大家作出分享。對于生活,他認為,正是那些挫折和打擊,帶給他思想的升華,認識的飛躍。比如因誤會遲遲不能入黨的事,使他深受打擊,但最終卻讓他懂得證明自己的最好方法是成為更好的自己,而非牢騷滿腹,自怨自艾。從此追求卓越,永不服輸成了他人生的信條,這也奠定了他職業(yè)成功的基礎(chǔ)。談到自己關(guān)于體味成長的經(jīng)驗,他強調(diào),要做好事,先做好人,要把事情做好,先要自己的位置擺正,要剛正不阿,不存私心。他談起自己擔任特種大隊大隊長期間,聚焦“打贏未來高科技局部戰(zhàn)爭,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一流特種部隊”的建設(shè)目標,通過“設(shè)置特殊訓練內(nèi)容”“借鑒先進經(jīng)驗”和“走出去,請進來”等方法,開創(chuàng)性地做到了大隊全員官兵對于所裝備的高科技裝備會操作、會使用、會維修。在擔任師長期間,他帶領(lǐng)官兵創(chuàng)造性解決了單位伙食管理質(zhì)量不高,士官選取不公平、存在不正之風等問題。在當時的風氣之下,做這些事情需要承擔很大的壓力。而他能夠圓滿解決好這些問題,離不開先做好人這一點。
堅定理想信念,樹立崇高人生追求
“只要人生方向正確,剩下的全靠‘堅韌不拔’?!币鼘④娒銊畲蠹遥瑘远ɡ硐胄拍钍钦覝嗜松较虻幕A(chǔ),樹立崇高人生追求的過程是堅定理想信念的過程,也是一個一步一臺階,穩(wěn)步向前的過程。他談到,對自己而言,在饑餓的時代,吃到白面饃是方向;當兵后入黨是方向,入黨后敢打必勝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是方向…。尹將軍說,文學即人學,寫作就是應(yīng)從“文”中來,向“人”中去;在講“人”的故事中,傳遞“文”的精神,而又以“文”的優(yōu)雅彰顯“人”的高貴。
尹武平,陜西富平人,長期服役于西部軍營,2012年10月退休,少將軍銜。先后畢業(yè)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、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?,F(xiàn)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、陜西省作家協(xié)會會員。出版《人生記憶》《歸途拾光》兩部散文集。曾獲“2015年中國散文排行榜”第13名,2016年度中國散文年會“精銳獎”,2017年中國散文年會“十佳散文獎”,榮獲“2017年度《延河》雜志最受讀者歡迎獎”。榮獲全國“第八屆冰心散文獎”。其撰寫的70余篇散文隨筆先后在《讀者》《延河》《美文》《散文選刊》《西北軍事文學》《光明日報》《解放軍報》《文藝報》《陜西日報》《深圳特區(qū)報》《西安日報》《西安晚報》《深圳晚報》等10余家報刊雜志登載。《人生記憶》散文集現(xiàn)已被中國國家圖書館、中央黨校圖書館、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、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魯迅文學院等全國六十多家重點大學圖書館收藏。 (飛鴻踏雪)
評論前必須登錄!
注冊